别墅是借、豪车是租,女总裁人设崩塌?网红精致生活的真相扎心!刷短视频时,你是不是总刷到这样的画面,20多岁的“女总裁”开着名车进公司,“名媛”在米其林餐厅晒十几万的包包,她们的别墅能俯瞰全城夜景,每天不是下午茶就是海外游。可实际上,这些“精致生活”,可能全是“租”和“演”出来的。随着网络上被曝光的“假总裁”,“假名媛”越来越多,实在是让人疑问,这些看似光鲜的“成功人设”,到底藏着多少套路?网红“总裁”从场景到人设,全是“租”和“演”虚假人设的第一步,是搭建“高端场景”,可这些场景几乎全是“租来的道具”。据媒体报道,北京、上海等地有大量“短视频高端拍摄基地”,别墅类场地日租金5000-8000元,能提供“总裁办公室”“大阳台夜景”,甚至配“服务员”群演。劳斯莱斯、宾利等道具车按小时租,1小时2000-3000元,不少“女总裁”的“公司门口停车”镜头,都来自这里。有基地老板透露,旺季时场地要提前一周预约,客户大多是MCN机构,拍一天能出10条视频,分摊下来成本很低。网红“总裁”场景搞定后,就该“演人设”了,而且人设还能“批量复制”。比如“荆轲公主”“诗诗公主”“娜娜”三个“女总裁”账号,不仅长相相似,连“办公室讲话”“车库开豪车”的素材都一模一样。最终,在广大网友的曝光下,证实了是同一演员扮演,背后两个工作室的法人也是同一个人。网红“总裁”而与之相比更加荒诞的,是“自律人设”,某博主拍“凌晨5点学习”视频,书拿反了都没发现,拍摄花絮里还能看到工作人员举着补光灯。还有“考研上岸学霸”晒录取通知书,却被网友扒出从未报名过考研。就目前来看,把这种“造假”做成标准化生意的,还要数那些无良的MCN机构。有媒体拿到某MCN的招商资料,上面写着“3个月打造总裁人设,6个月实现月入10万”,培训内容包括“借豪车拍视频技巧”“PS银行流水教程”“别墅拍摄场地清单”。某MCN招商资料资料里还标注了成本,租1天劳斯莱斯2000元,能拍10条视频,单条成本200元,拼多多买假名牌包300元一个,拍出来和真的没区别,共享“总裁办公室”时租50元,上午拍“开会”,下午拍“签合同”。从租场景到演人设,再到MCN批量操作,这条“造假流水线”把虚假包装成“成功”,可每一步都在透支着观众的信任。女总裁涨粉话题从“带货割韭菜”到“关注分红”,套路更隐蔽虚假人设搭好后,真正的“收割”才刚刚开始,而且套路越来越隐蔽,从早期的直播带货,升级成了“卖号卖课”“关注分红”。最传统的“直播带货割韭菜”,如今依然常见,只是手段更恶劣。中国消费者协会2024年数据显示,当年直播带货平均退货率高达35%,也就是说,网红卖100块的东西,有35块要退回来,很多商品都是“挂羊头卖狗肉”,质量根本没保障。而比带货更隐蔽的,是“卖号卖课”,据黑猫投诉平台2025年上半年数据,关于“女总裁”账号的投诉有200多起,大多是买了“运营课”却被骗。网红“总裁”某“诗诗公主”账号宣称“教你3个月做百万粉总裁号”,课程费6800元,交完钱后只发了几个剪辑教程,再问就被拉黑。还有人买了“现成总裁号”,刚接手就因“虚假宣传”被平台封号,联系卖家时早已失联。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类账号的核心盈利就是“卖号卖课”,因为开直播容易穿帮,“卖课一次能骗几千,卖号能赚几万,风险还小”。但要说最会“画饼”的,还要数“关注即股东”的套路。关注即股东“荆轲公主”账号曾在主页写着“前10万粉算大股东,坐等分红,前15万粉能提点”,很多用户觉得“一个关注而已,万一能分红呢”,纷纷关注。可当账号粉丝量突破10万,粉丝找过来要分红时,要么被拉黑,要么发现账号改了名,之前的承诺全成了空话。从带货到卖课,再到“关注分红”,这些变现套路换汤不换药,都是把粉丝的信任当成“韭菜”割,可总有用户被“快速成功”的幻想迷惑。网红套路别被滤镜骗了,这才是该追的“星”不过,虚假终难长久,最近两年,官方开始亮剑整治网红乱象,那些靠真实经营立足的企业,也用行动告诉我们:比起滤镜里的“成功”,脚踏实地的靠谱才更有力量。国家对网红虚假套路的整治,早已不是“口头警告”。2025年5月,官方直接“盖章打假”,网信办启动了“清朗・短视频虚假人设整治专项行动”,要求平台对“总裁”“名媛”类账号严格审核,一旦发现虚假宣传,立即封号并追责。据网信办通报,专项行动首月就查处了120多个虚假人设账号,其中包括“荆轲公主”“诗诗公主”等知名账号,相关MCN机构也被约谈。清朗行动市场监管总局也明确表示,对“网红卖假、虚假宣传”的行为,将“从重处罚”,2025年上半年已查处此类案件300多起。在虚假泛滥的当下,那些靠真实赢得尊重的企业,成了最好的“范本”。胖东来就是其中之一,之前“柴怼怼”碰瓷胖东来,说其玉石利润高,胖东来没有回避,直接公开了玉石的进货价、检测报告,还邀请消费者到店里参观供应链,最终赢得了网友的支持。于东来格力电器也用行动捍卫真实,去年起诉了十几个恶意剪辑的自媒体,这些自媒体靠抹黑“格力产品质量差”博流量,再带货卖其他家电,格力胜诉后,这些自媒体不仅要赔偿,还得公开道歉。其实,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真实”才是最硬的底气。官方的整治打破了虚假的泡沫,真实企业的示范照亮了正确的方向,我们该明白,靠滤镜赢来的“成功”,终究是镜花水月。某精致网红结语胖东来靠诚信赢得消费者,格力靠技术站稳脚跟,普通人靠双手挣生活,这些才是真正的“成功”。社会需要的不是滤镜里的精致,而是实打实的诚信与奋斗,我们该追的“星”,不是演出来的“总裁名媛”,而是那些脚踏实地、认真生活的人。毕竟,真实的汗水比虚假的精致,更能浇灌出幸福的花朵;靠谱的奋斗比滤镜里的成功,更能让人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