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白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发布日期:2025-08-18 18:32 点击次数:163 你的位置:爱电竞 > 产品展示 >

原标题:“小宗商业用地出让”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多证联发”助力项目“加速跑”,构建“党建+法律服务”模式……

白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近日,在白沙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为项目办理“多证联发”并联审批事项。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位于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的白沙黎族自治县,正全力推动一场营商环境的“深度变革”。

在“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目标的引领下,白沙聚焦“宽松公平便利”“贴心高效细致”“公平公正有序”三大维度,厚植投资兴业沃土,为企业增效减负,为发展保驾护航。从“小宗商业用地出让”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到“多证联发”助力项目“加速跑”,再到构建“党建+法律服务”模式……一系列创新举措密集落地,正努力将白沙打造成为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近悦远来的投资热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营造宽松、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

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日前,一块占地面积仅1.24亩的商业用地,历经67次竞价,最终以401.82万元的成交价拍出,溢价率接近126%。过去无人问津的“边角地”,一跃成为白沙有史以来均价最高的商业用地。

“身价”上涨的秘诀,就是白沙创新推出的“小宗商业用地出让”模式。面对社会投资较为疲软,企业对大宗土地拿地意愿不强的情况,白沙梳理出荒闲多年的小宗商业用地,面向社会公开出让,在2024年盘活8宗面积在5亩以下的商业土地。这一创新模式获省级认可并推广。

营造让民营企业热衷投资兴业的沃土,资源要素保障不可或缺。白沙从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着手强化要素保障: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专项清理,盘活了1681.5亩存量用地,并推行“标准地+承诺制”供应模式;搭建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平台,引导企业使用智慧金融平台,创新设立房建项目“融资白名单”;出台《白沙县人才礼遇卡实施办法》,为各类人才提供“医、食、住、行、游、学”全方位服务,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在推出一系列举措的同时,白沙破除各类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保障企业顺利开展经营,实现2024年以来新增经营主体1805户;优质企业接连涌现,新增认定16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和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种子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双“零”突破。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还有许多。2024年以来,该县大力推广“机器管招投标”,出台了工程领域招标投标项目投诉接收、转办、反馈机制,截至目前已完成30个项目招标,“阳光交易”成为常态。推出《沿街店面临时出店经营实施细则》,允许沿街门店分时段在门口摆摊经营,为小微市场主体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

提供贴心、高效、细致的政务服务

为企业增效、群众减负

近日,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生态产业园的全球天然橡胶深加工与超聚态橡胶(海南)基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钢筋搭建的厂房雏形初现。

今年4月项目签订土地合同后,白沙营商环境建设局组建“上门审批服务专班”,在6天内为项目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5项开工要件,比规定时效提前了近半个月。“早发证,早开工,早落地,园区服务助力我们跑出‘加速度’。”项目投资方海南省琼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进展迅速,预计10月将有一条生产线试投产。

“多证联发”是白沙在提升工程项目审批时效上的重大突破,2024年以来,该县按照这个模式审批了113个项目,审批提速了70%以上;首创的“十证联发”,更将审批时限压缩了97%以上。白沙县营商环境建设局常务副局长蔡葵介绍,该县还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的举措:推进“交地即交证”和“竣工即交证”改革;建立县领导挂钩包联机制,开展专项行动,收集并解决企业诉求;创新服务形式,全县开展了近300次“我陪群众走流程”体验活动、举办13期“茶乡有约·助企纾困”交流会,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政务服务改革不仅体现在速度上,还体现在温度上。白沙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突破口,上线三批共33个主题事项,将便民利企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比如“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白沙营商环境建设局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设立全省首个“残疾人服务一件事”集成化办理综合窗口,将办事窗口前移、审核前置、服务前倾,主动帮办代办事项1025件。

维护公平、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这次活动帮我们排查了法律隐患,防范法律风险。”近日,白沙县司法局工作人员为白沙旺达实业有限公司提供上门“法治体检”服务。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企业提出的合规经营等实际问题,结合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逐一进行详细解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建议。贴心服务收获企业负责人点赞。

为了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白沙县司法局立足本职,打造“红心向党·法润白沙”服务品牌,推出“党建+法律服务”模式,让党员们化身企业的“贴心管家”,构建起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核心、11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支撑、94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室为延伸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公证调解、行政复议、法律援助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

“我们还深化联企护企成效,突出‘活动联办、资源连用’原则,与法院、检察院、营商环境、发改、市监、商务等部门形成助企普法联盟。”白沙县司法局局长谢浩举例说,他们与县工商联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利用县营商环境建设局打造的“茶乡有约·助企纾困”交流平台,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诉求,为企业送上“法治体检套餐”;开展“你点单我服务”活动,发放法治化营商环境政企联心卡,建立“点对点”对接、“一对一”服务模式,“企业遇到法律问题,只要一个电话,我们就送上一站式服务”。

白沙还用好“互联网+监管”平台,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通过创建195个“个性化场景”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企业打扰255次,检查减少率达60%;优化行政复议工作机制,设立行政复议便民联系点,开通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绿色通道”,成立行政复议调解委员会,联合县法院、县检察院建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对涉企疑难案件采取听证、听取意见等方式解决争议……一系列举措让市场主体在“法治护航”中乘风破浪、绽放活力。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