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有时候看新闻,比看德云社的相声还乐。
就前几天,美国NASA那位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先生,算是给大家伙儿来了个现场版的《论一个超级大国如何当众破防》。
起因?
无非就是听人嚼舌根,说咱们中国航天可能要比他们先一步把人弄回月球。
好家伙,达菲先生直接在内部会议上炸了,撂下一句狠话,要是这事儿成真了,他简直“活见鬼了”。
我当时就寻思,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
哦,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小时候班里那个常年考第一的学霸,突然有次摸底考试被第二名超了分之后的表情吗?
那种“你怎么敢”的震惊,那种“这不科学”的迷茫,简直一模一样。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
一个手握着人类顶尖太空科技、祖上阔过的机构,怎么就活成了这么个拧巴样?
这得从根儿上刨。
想当年,阿波罗登月,那是什么阵仗?
那不光是把阿姆斯特朗送上去踩了几个脚印,那是在全世界面前,把美国的国力、科技、还有那股子“天命昭昭”的劲儿,直接怼到了所有人的脸上。
那面插在月球上的星条旗,半个世纪以来,就是他们家客厅里最显眼、最金贵的那个奖杯。
可奖杯这玩意儿,放久了也落灰。
美国人似乎忘了,奖杯不是传家宝,是得靠一场一场硬仗打下来的。
他们舒舒服服地躺在功劳簿上睡了太久,久到都快忘了上赛场该穿哪双鞋了。
于是乎,咱们就看到了啼笑皆非的一幕:那个听着特唬人的“阿尔忒弥斯”重返月球计划,搞得跟个烂尾楼工程似的。
你瞅瞅,今天说飞船底盘漏风了,明天说宇航员的工服还没设计好,后天又说送人上月球的关键座驾——马斯克老板那个叫“星舰”的玩意儿,还堵在五环没信儿呢。
这哪是奔着月球去啊,这分明是奔着“跳票王”的冠军去的。
整个项目突出一个“乱”字,国会的老爷们吵吵嚷嚷,私营公司的大佬们各有各的小算盘,NASA自己呢,活脱脱成了一个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包工头。
这种感觉,就像一支曾经的冠军球队,老板天天跟媒体吹牛要重塑王朝,结果队里的巨星们个个都想着刷数据,教练组还在为谁是核心吵得不可开交,训练场上乱成一锅粥。
就在他们家后院起火的时候,咱们在干嘛?
没啥动静,就是安安静静地在自家训练馆里练基本功。
目标很明确,2030年前,搞定。
然后就一步一个脚印,该造的火箭造火箭,该测试的着陆器测试着陆器。
前阵子“揽月”着陆器稳稳当当一落地,这帮人才猛地一抬头,发现邻居家的球队不仅阵容齐整,战术明确,甚至连决赛的门票都快攥手里了。
这下,那种学霸被超车的恐慌感,瞬间就爆表了。
国会山那帮政客们,一个个跳出来,话说的比科幻片还离谱。
一会儿怕咱们上去把阿波罗的脚印给踩了,一会儿又担心咱们在月亮上搞“圈地运动”,挂个牌子“禁止乱扔垃圾”。
说真的,这脑回路,不去当编剧真是可惜了。
他们真正怕的,其实不是脚印,也不是牌子。
他们怕的是,当世界上出现第二个玩家,能跟你坐在同一张牌桌上,甚至还能掀你的底牌时,那种游戏规则被改写的失控感。
所以,那个莫名其妙的《保护人类太空的一小步法》就出台了,那个荒唐透顶的“沃尔夫条款”至今还摆在那儿。
这些玩意儿,翻译过来就一句话:“我玩不过你,我就不让你玩,再不行我就把桌子掀了。”
这不就是典型的“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的心态吗?
自己关上了合作的大门,然后反过来指责别人不透明、不开放。
这场中美登月竞赛,从一开始,就被他们自己玩成了一个死局。
探索宇宙,本该是人类这个物种,暂时放下地球上的鸡毛蒜皮,一起仰望星空的最浪漫的事。
结果硬生生被他们搞成了自家后院的一场“面子保卫战”。
达菲先生的那句“活见鬼了”,其实说得没错。
只不过,让他见鬼的,不是什么中国的“太空威胁”,而是镜子里那个躺在功劳簿上,越来越焦虑,也越来越不像自己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