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A股要不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话题在投资圈炸开了锅。申万宏源等头部券商直接喊出本轮牛市有望涨到8000点,上海爷叔甚至豪言14000点,不少散户听得热血沸腾。更有甚者,用波浪理论一番推演,把目标锁定在了8833点。这一幕似曾相识,让人不禁想起2006-2007年那场超级大牛市。那么,这次历史真的会重演吗?我们是不是该跟着喊口号,还是应该冷静下来仔细掂量?
先说说大家津津乐道的“波浪理论”。这套方法把市场走势拆成五个阶段:三涨两跌。拿06-07年那轮来说,上证指数从998点一路飙升到6124点,中间每一段都符合这个“五步走”模式:第一浪启动,第二浪洗盘,第三浪暴力主升,第四浪急速回调,第五浪疯狂冲刺。当时第三浪涨幅是第一段的3.68倍,第五段又接近前面主升的一倍多。这种节奏感,看起来确实很带劲。
现在,有人用同样的方法来测算本轮行情——如果历史再现,那上证指数可能就真能摸到8800多点。但别忘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哪怕它看起来像极了一部翻拍剧。和17年前相比,现在市场早已变天。一方面,我们迎来了注册制改革、外资持续流入,还有T+0、北向资金这些新玩法;另一方面,大盘背后的产业结构、政策导向也早不是当年的模样。
更关键的是,这次机构和散户心态变化巨大。过去炒作金融地产,现在讲究科技创新;以前追风口靠胆子大,如今拼的是研究深度和信息速度。有些朋友看到券商高喊目标位,就以为可以闭眼梭哈,其实风险一点没少。如果单纯迷信技术分析而忽略基本面变化,很容易掉进陷阱里。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波浪理论,它作为一种参考工具,有其存在价值。但真要抓住牛市红利,还得结合成交量、政策环境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综合判断。例如,今年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增强,但同时监管层对杠杆资金依然保持警惕。如果只盯着K线图,而忽视外围变量,无异于闭门造车。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被各种“预测神话”冲昏头脑,更不能因为几句高呼就盲目重仓。不妨分批布局,把握趋势但不过度冒险,同时密切关注宏观数据和行业动态。如果手里没有专业研究能力,那就老老实实买基金或者ETF,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另外,可以设立止盈止损线,不贪不赌、不慌不忙,比什么神奇公式都靠谱。
其实,每一次所谓的大机会背后,都藏着不少坑。一味幻想复制辉煌,只会让自己成为韭菜中的一员。不如脚踏实地,在理性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确定性收益。这才是穿越周期最值得坚持的法宝。
最后小编想问:你觉得光靠公式推算,上证指数真的能奔向8833点吗?如果行情反转,你还会继续相信这些预测吗,对待这个问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