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非洲小国斥巨资60亿建水电,全国用电困境终结,7邻国电力危机也缓解

发布日期:2025-10-10 19:14 点击次数:153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在马普托郊外,瓜姆贝的理发店曾是村里最安静的地方。

没有电推子的嗡鸣,没有吹风机的咆哮。

只有一把剪刀在头发间“咔嚓、咔嚓”地响,单调得像时间的脚步。

在这里,剪头发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活下去。

剪完头的人,头发湿漉漉地贴在脖子上,黏糊糊的,难受极了。

很多人干脆就不剪了,任它长着。

电流顺着新电线杆,钻进了这家小店。

瓜姆贝第一次插上吹风机,热风呼呼地吹。

吹干的不仅是头发,也吹来了满屋子的客人。

他的钱袋子鼓了,脸上的褶子也笑开了。

这道人造的光,就像世界银行行长班加说的,它不只是光,是机会。

村里的药店终于用上了冰箱。

救命的胰岛素和疫苗,再也不怕放坏了。

村民不用再为了一剂药,跑到遥远的城里去。

有了电,运输和贸易也活泛起来,村里多了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工作。

瓜姆贝店里那台摇头晃脑的风扇,和村民眼里闪烁的光,都在说一个最朴素的道理:

电,就是现在人活着的一切。

穷哥们的惊天豪赌

莫桑比克,这名字你可能不熟。

在全球财富榜上,它基本就是个垫底的。

可就是这么个穷地方,立下了一个疯狂的目标。

到2030年,要让全国三千多万人,家家户户都用上电。

这其中,绝大多数人还住在鸟不拉屎的偏远农村。

这目标,放别国可能不算啥,但在莫桑比克,听着跟做梦一样。

可奇迹,好像真的在发生。

这几年,莫桑比克的电气化速度,简直是踩了油门。

国家电力公司的数据摆在那儿:

2018年,电力覆盖率才31%。

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蹦到了60%!

光是2024年一年,就有56万多户人家告别了煤油灯。

他们说明年,还要再点亮60万户。

一条河赌上了国运

撑起这个大梦的,是一个叫姆潘达・恩库瓦的水电站。

这玩意儿就是个吞金巨兽,要花掉60亿美元。

坐落在赞比西河上,是南非这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水电项目。

等它2031年建好,能发出1500兆瓦的电。

这股电,不光是给莫桑比克自己用,也是给整个南部非洲“解渴”的。

那边缺电缺得厉害,口子大到一万兆瓦。

莫桑比克的难,其实就是整个非洲的难。

世界银行的数据很扎心:

全世界用不上电的人,八成半都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那里电网覆盖率低得可怜,人又住得分散。

加上一屁股的债和没完没了的政局动荡,“点亮非洲”这事儿,比登天还难。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梦做得再大,账单总是要付的。

这份60亿美元的梦想,快把莫桑比克压垮了。

预计到2025年初,国家欠的债要高达170亿美元。

去年光是还债,就花掉了21亿美元,这对于一个穷国,等于是在身上绑着石头游泳。

能源顾问昆班内一句话就捅破了窗户纸:

“世界银行不是上帝,它是来做生意的,钱不是白给的。”

世界银行确实没给这个大坝掏一分钱现金。

它更像个背后牵线的金融玩家。

它拉上道达尔能源、法国电力公司这些巨头,再打包票、搞保险、走法律程序。

用这种方式,撬动了私人资本的大量投入。

这种玩法是现在全球的流行趋势,不搞捐赠,让资本家唱主角。

但对莫桑比克来说,这意味着将来发的电,赚的钱,有相当大一部分要流进跨国公司的腰包。

这事儿还跟政治搅在一起。

2024年,莫桑比克搞了场争议不小的选举。

新总统查波在项目启动仪式上,高高举起拳头,台下掌声雷动。

对他来说,这个大坝不只是能源,更是给他脸上贴金的政治秀。

结语

不管数字多大,投资多吓人,一个项目好不好,最后还得看老百姓的日子。

在马普托另一个贫民社区,38岁的阿尔林多失业好几年了。

一直住在没电的黑屋子里。

当他看到工人在社区里竖起一根根新电线杆时,脸上终于有了笑。

等电一通,他就去开个冷饮摊,卖冰镇饮料。

电,当然不是什么万能药。

但它绝对是现代社会的一块地基。

没电,医院的冰箱就是个铁皮柜,救命的疫苗会失效。

没电,学生晚上没法读书,靠知识改变命运的路就被堵死了。

没电,小摊贩的生意永远做不大,经济的毛细血管就是堵塞的。

只有当电流,真正抵达瓜姆贝的吹风机,抵达阿尔林多未来的冰柜时,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才算真的被点亮了。

我们从这奔流的电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光和热。

更是这片贫瘠土地上,每一个普通人,对过上好日子最朴素的渴望。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