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
中国游戏圈这回可真是炸了锅!
8月2日那天晚上,上海的游戏创新大赛颁奖现场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当主持人宣布《燕云十六声》和《异人之下》拿下最佳创新游戏大奖时,台下那帮游戏制作人直接蹦起来,一个个笑得跟捡了钱似的。
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个明星开演唱会呢!
要说这俩游戏,那可真是给中国游戏长脸了。
《燕云十六声》直接把五代十国的江湖给搬进了电脑里,玩家进去就跟穿越似的。
有个玩家在论坛上晒截图,说他在游戏里逛汴京城的时候,连路边卖炊饼的小贩吆喝声都跟真的一样。
更绝的是那些建筑细节,屋檐上的瓦当纹样都是照着山西古建1:1还原的。
开发组那帮人为了这个游戏,愣是在山西蹲了三个月,就为了把那些古建筑的味儿给做出来。
这游戏还有个特别牛的功能叫"动态江湖",简单说就是你干的每件事都能影响游戏世界。有个玩家说他随手救了个乞丐,结果第二天这乞丐摇身一变成了门派长老。还有个倒霉蛋偷了官府银子,好家伙,全城的捕快追着他砍了三条街。最逗的是有个玩家说,玩着玩着居然把《宋词三百首》给背会了,这游戏里的文化彩蛋多得跟不要钱似的。
再说说《异人之下》,这游戏可算是给国漫改编游戏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以前大家一听说国漫要改游戏,第一反应就是"又要毁原著",这回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游戏里冯宝宝的"阿威十八式"做得那叫一个还原,连漫画里的招牌动作都一模一样。有个格斗游戏迷玩到手柄都快搓冒烟了,说这手感比那些国外大作还带劲。
开发组请了太极拳传人当顾问,张楚岚的金光咒那些招式,都是照着真实的气功发力轨迹做的。美术组那帮人更是下了血本,龙虎山的场景用水墨渲染,那些云雾看着跟会呼吸似的。最接地气的是现代都市地图里,连路边煎饼果子摊的油烟都做得特别逼真。有个玩家开玩笑说,玩这游戏玩饿了,得在旁边备包辣条才行。
这届大赛可不是闹着玩的,184款游戏报名,502个奖项申报,覆盖了全国21个省市。评委们放话了,不是随便画个古风场景就能叫文化创新,得把中国文化的魂儿给做进去才行。《燕云十六声》和《异人之下》能杀出重围,靠的就是这个"真功夫"。
要说文化输出这块,这两款游戏可真是给中国游戏争了口气。《燕云十六声》在海外预约量都破200万了,老外们一个个都在喊"太酷了"。有个日本玩家晒游戏截图,配文说"这才是真正的武侠"。想想十年前,咱们还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刺客信条》流口水,现在终于有自己的历史大作了。
《异人之下》也没闲着,直接把国漫里的功夫给搬到了全世界面前。那些老外玩家看着游戏里的中国功夫,一个个都惊掉了下巴。有个外国主播直播玩这游戏的时候,连"卧槽"都学会了,弹幕里全是"中国功夫牛逼"。
这届大赛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玩家们的反应。以前说起国产游戏,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又是个换皮手游",现在可不一样了。论坛里到处都是讨论这两款游戏的帖子,有分析剧情的,有研究战斗系统的,甚至还有考据游戏里历史细节的。最逗的是有个玩家说,他为了玩《燕云十六声》,特意去买了本《宋史》来看。
游戏圈的老玩家们看着这个场面,一个个都感慨万千。十年前那会儿,国产游戏还在摸索阶段,现在终于有了能和国外大作掰手腕的作品。有个玩了二十多年游戏的老哥说,看着这两款游戏,感觉中国游戏的黄金时代真的要来了。
要说这两款游戏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玩法结合得天衣无缝。《燕云十六声》把历史做活了,《异人之下》让国漫动起来了,玩家们玩着玩着就把文化给学了。这可比那些干巴巴的历史课有意思多了,难怪有玩家开玩笑说,这应该算"电子版文化课"。
现在游戏圈都在等着看这两款游戏正式上线后的表现,不过从目前的热度来看,爆火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论坛里天天都有玩家催更,开发组的微博下面全是"求求了快公测吧"。最搞笑的是有个玩家说,他现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刷新游戏官网,比上班打卡还准时。
这届大赛的结果一出,整个游戏圈都沸腾了。玩家们高兴,制作人们欣慰,连那些平时对国产游戏嗤之以鼻的人都说要重新审视一下了。有个业内人士说得特别到位,他说这两款游戏的成功证明了一件事:只要用心做,中国游戏一样能站在世界舞台上。
本文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低级趣味或者违反规定的内容存在。要是发生了侵权的事情,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