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美国是什么样?
好莱坞大片里拯救世界的英雄,还是华尔街精英们香槟杯里晃动的浮华?
得了吧,那都是滤镜。
我带你看看原图,就在马萨诸塞州一个叫伊斯特汉普顿的小镇,一个阳光好到刺眼的周一早晨。
一条长队,从一个19世纪的老砖房门口,蜿蜒穿过停车场,一直甩到人行道上。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网红店开业了。
可队伍里的人,手里拎着的不是购物袋,是那种皱巴巴、能反复用的环保袋。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穿得比谁都体面,她突然冲上去,死死抓住一个叫罗宾的女人的胳膊,拼命摇晃,声音都劈了叉:“我们全指望你们了!可你们的食物肯定不够的!肯定不够!”
这话,像一记闷拳,砸得人胸口疼。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出“末日抢粮”大戏的导演,罗宾,一个71岁的老太太,年薪三万两千四百美金。
她本该退休了,却还在这儿撑着,因为她眼前这幅光景,用她的话说,就是“国家那张号称能兜底的网,已经烂得像块破布了”。
就在几年前,疫情还没把世界搅得天翻地覆的时候,来她这儿领食物的家庭,一个月也就一千来户。
现在?
五千多户,而且每周都还有几十个新面孔,揣着最后一点自尊心,加入这条长龙。
这数字背后是什么?
是美国根深蒂固的饥饿问题,是那个被无数光环掩盖的巨大疮疤。
那个失业的哥们,大男人,把头埋得低低的,反反复复就一句:“我养不活我的孩子,我是个废物。”
还有那个开着辆崭新SUV来拉食物的女人,被人指指点点。
罗宾直接怼了回去:“她老公刚扔下四个娃跑了,车是贷款买的,下礼拜就得上交。你还想知道点啥?”
饥饿就是饥饿,它才不管你开什么车,穿什么衣裳。
真正魔幻的是,就在这帮人为了一口饭发愁的时候,大统领川普,春风得意地签了份文件,还给起了个特响亮的名字——“伟大美丽法案”。
我每次念这个名字都想笑,真的,太有才了。
这份“美丽”的法案,核心内容就一个:砍钱。
十年内,从社会福利里砍掉1.2万亿美元。
刀口最深的地方,就是SNAP,我们俗称的“食品券”。
这玩意儿,是四千两百万美国人的续命条,现在,一刀下去,近两千亿没了。
与此同时,另一头,给富人减税的政策被光荣延长,未来十年,预计将为美国那已经高得离谱的国债再添上3.4万亿美元。
你品品,你细品。
没钱让穷人吃饱饭,但有钱让富人少交税。
这操作骚不骚?
当然,支持者们总有话说,什么“杜绝懒汉”、“鼓励自食其力”。
这套嗑都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他们总想把人分个三六九等,好像贫穷是一种道德缺陷,而不是一种社会困境。
可他们怎么不去队伍里看看?
那些拄着拐杖的老人,那些有工作的单亲妈妈,他们不努力吗?
美国最新的贫困数据简直是啪啪打脸,近五千万人在挨饿,其中一千三百万是孩子。
这个“美丽法案”最阴损的一招,是把锅甩给了各州政府。
以前联邦全额出的钱,现在变成“谁家出错率高,谁就自己掏钱”。
这不就是逼着地方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想方设法把领福利的人踢出去吗?
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特喜欢把《圣经》挂嘴边,说那是他的世界观。
我真想把他请来,让他对着这条长长的队伍,念一段《马太福音》第25章,耶稣是怎么说的:“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我渴了,你们不给我喝…这些事你们既没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没有做在我身上了。”
不知道他念完,还有没有勇气直视罗宾那双疲惫又清澈的眼睛。
罗宾说,她最近几个月总安慰自己,情况可能不会更糟了。
但说完她自己都笑了。
是啊,当疯狂成为常态,谁又能知道底在哪儿呢?
或许,根本就没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