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红军第四军面临一场生死攸关的内部危机。毛泽东和朱德这两位革命领袖在军事战略和党的领导问题上产生重大分歧,几乎导致红军分裂。毛泽东被迫离开领导岗位,红军军事行动接连受挫。关键时刻,陈毅紧急前往上海寻求中央支持,带回了著名的“九月来信”。这场风波最终通过古田会议得到解决,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和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最初几个月,红军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开展了土地革命,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但随着队伍不断扩大,成员背景日益复杂,党内和军内开始出现不同思想倾向 。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 。转战过程中,环境艰苦,战斗频繁,部队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极端民主化、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红四军内滋生严重 。
5月底,红四军前委在永定湖雷召开会议,一场意想不到的争论爆发了 。刚从苏联回来的刘安恭担任了红四军临时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他把苏联红军的做法带了过来,推行首长负责制,认为党代表权力过大 。刘安恭主持的临时军委甚至做出决定:前委只能讨论红四军的行动问题,不能管军队的其他事情 。这实质上限制了党对红军的领导 。
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召开 。这次会议原本是毛泽东提议召开的,目的是统一认识,消除分歧 。会议上争论十分激烈 。刘安恭把朱德和毛泽东分成两个派别 。林彪在发言时除了表态支持毛主席之外,还对朱德展开了人身攻击 。
朱德认为军委和前委分清职责,有利于工作开展 。但毛泽东敏锐地指出这不是简单的分权问题,会从根本上危及党对军队的领导,是重大原则问题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意外落选前委书记,陈毅当选为新的前委书记 。毛泽东受到了很大打击,离开了红四军,到闽西协助指导地方工作 。
毛泽东离开后,红四军面临国民党发起的闽、粤、赣“三省会剿” 。陈毅制定了分兵策略,把红四军分兵两路,第1、4纵队留守闽西;第2、3纵队出赣南、击广东 。毛泽东认为广东的敌人比较强大,提出反对 。但陈毅坚持按既定计划行动 。结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2、第3纵队出击外线后,战事发展不幸被毛泽东言中,红军在闽中地区遭遇困顿局面,处处受挫 。
朱德放弃强闯广东计划,准备北渡闽江、乌龙江,开往赣浙皖边界开展游击战 。毛泽东在永定一带带病视察,阅信后大惊失色,急呼:“此为下下之策也!”他强支病体复信前委,警告指出:“过了乌龙江,则敌人消息灵通,运输便利,更有受大军包围的危险”,要求前委立即调红四军返回闽西 。
朱德读信后心中凛凛,果断回师闽西 。与此同时,留在闽西的红四军第1、4纵队在闽西特委领导下,联合地方武装扰敌、惊敌、袭敌,已经使敌军焦头烂额,顾此失彼 。当朱德率领红四军第2、第3纵队突然杀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了上杭城,敌军的“三省会剿”就此冰销瓦解 。
陈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动身去了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红四军目前的情况 。中央政治局专门开会研究红四军问题 ,周恩来深入了解后,坚决支持毛泽东 。中央肯定了红四军建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要求红四军前委和全体干部战士维护朱德、毛泽东的领导,明确指出毛泽东“应仍为前委书记” 。这就是著名的“九月来信” 。
陈毅带着中共中央“九月来信”回到红四军,向朱德作了传达,随即请毛泽东复职 。1929年11月26日,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在福建长汀迎接正在养病的毛泽东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 。这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 。
大会由陈毅主持 。毛泽东根据中央来信的精神和红四军具体情况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中央批示信并作反对枪毙逃兵的报告 。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八个决议案,总称《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 。决议第一部分,也是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
决议明确规定,“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个军队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 。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地为着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 。
决议着重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并从红四军党组织的实际出发,全面地指出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其纠正的办法 。同时,决议还指出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会议选举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等11人为中共红四军前委委员,毛泽东重新当选为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