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对着电视镜头说出“中国有我们想要的东西”时,白宫贸易战略的底牌已经漏了一条缝。
就在8月12日中美关税休战截止日逼近的当口,这位财长突然放风:“别担心最后期限,谈判态势良好”。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主动透露将在8月初赴第三国与中方会谈——明明特朗普前两天还威胁要对铜、药品和半导体征收高额关税。
一边举着关税大棒,一边急着谈判桌下递橄榄枝,这种精分操作背后,藏着一场硬碰硬的筹码交易战。
关税暂停期的真相:谁在硬撑?
表面看是90天的“免战牌”,实则暗流汹涌。中国海关总署7月14日直接戳破窗户纸:受美国“对等关税”冲击,第二季度中美贸易额暴跌20.8%,上半年整体萎缩9.3%。
但诡异的是,6月进出口值突然从5月不足3000亿元跳涨到3500亿元以上——企业抢在关税休战到期前疯狂出货的痕迹再明显不过。
这手“时间差”生意,暴露了双方的软肋。美国零售商正被库存压得喘不过气,沃尔玛货架上中国制造商品占比仍超60%
关税成本最终全转嫁给消费者;中国这边,金融四十人研究院的报告算得明白:若美国真加征20%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将达1万亿,直接拉低GDP增速0.8个百分点。
贝森特的购物清单:从芬太尼到精炼镍
美财长口中“想要的东西”,绝非客套话。拆解特朗普政府的核心诉求,三样东西卡着喉咙:
芬太尼前体化学品:墨西哥贩毒集团用中国原料合成毒品,再走私到美国。特朗普把国内毒品问题归咎中国,实则想要中方管控生产链,甚至共享情报;
高端芯片放行权:英伟达刚获准对华销售H20芯片,贝森特立刻将其称为“谈判拼图的一部分”。
但美方真正盘算的是:用民用芯片放行换中国放弃军用技术突破;
战略金属供应:稀土只是明牌,真正的杀招在精炼镍。全球镍矿在印尼菲律宾,但中国垄断了提纯技术。新能源车电池、军用储能设备没高纯镍根本玩不转。美国想绕开中国?自家国防承包商先得停工。
中方的筹码:不止稀土一张王牌
当特朗普团队谈论资源时,他们面对的早已不是2000年的中国。
稀土管制只是开胃菜。2025年新动向是:中国国家储备局持续收购镍、钴、石墨,形成“买全球粗矿,卖独家精炼品”的闭环。
五角大楼的军工复合体此刻最焦虑——F-35战机电池需要的钴粉,60%需经中国企业提纯;
关税反制精准点穴。中国第二季度对美出口下降9.9%,但农产品采购量同步缩减7.7%。爱荷华州大豆农场的拖拉机已经熄火,等着看8月谈判结果;
财政火力预留后手。国内学者等人已建议推出1.5万亿消费刺激计划,专门对冲关税冲击。这笔钱要是砸下去,足够帮企业熬过寒冬。
免战牌失效前的博弈暗线
货币政策正在打配合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7月14日释放信号:中美利差即将收窄。这话直指美联储——市场押注9月降息概率已达40.3%。
若美元走弱,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中国出口企业就能喘口气。
但特朗普的变脸比预期更快。刚推迟对等关税暂缓期到8月1日,转头又威胁加征半导体关税。这种“左手举协议,右手挥大棒”的套路,连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都急着灭火:团队正筹备8月初谈判,财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全员出动。
谁更怕“免战牌”落地?
答案藏在两国的仓库里。
美国港口积压创纪录:洛杉矶港5月空集装箱堆放量同比涨34%,零售商清库存速度赶不上新增订单;
中国通缩阴影未散:6月生产者价格指数跌幅扩大,企业宁可降价也不敢停产——失业率红线谁都碰不得。
这才是贝森特主动软化态度的根源:所谓“谈判态势良好”,其实是两个巨人背靠背支撑,谁先撤手谁先倒。
终局将至的底牌博弈
白宫至今还幻想用“芯片换矿产”的老套路谈判。但中国海关数据揭示新现实:6月贸易回升靠的不是妥协,而是中企加速转向东盟、中东市场——上半年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突破53%,十年首超发达国家。
贝森特登机赴第三国谈判时,行李箱里塞满购物清单。但北京会议室桌上摆着的,除了稀土管制文件、精炼镍价目表,还有一份《新兴市场贸易通道拓展白皮书》。
当相互伤害变成相互依存,8月12日这个日期是否被突破已经不重要——两个经济体的毛细血管早已长在一起,强行撕开只会共同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