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绝大多数人熟悉的只是那面飘扬的八一军旗,却不知道陆军、海军、空军,甚至火箭军、武警部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旗帜! 这些军种旗不仅颜色鲜明,更藏着中国军队发展的时代密码。
军旗的故事要从1949年说起。 那年6月15日,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了命令,正式确定八一军旗为全军统一旗帜。 红色旗面象征革命,金黄五角星代表党的领导,“八一”二字则铭刻着1927年南昌起义的建军起点。 这面旗帜从此成为解放军的象征,在战场上、国门外高高飘扬。
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陆军、海军还是空军,对外都使用同一面八一军旗。 随着中国军队参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一个问题浮现了:当迎接外国海军将领时,升起代表全军的八一军旗规格过高;用国旗又显得不合礼仪。 军种专属旗帜的需求迫在眉睫。
1992年9月5日,这个问题被彻底解决。 中央军委正式颁布陆军、海军、空军三军军旗样式,并于同年10月1日起由仪仗队启用。 这三面旗帜设计一脉相承:上半部占旗面八分之五,完全保留八一军旗的红底、金星与“八一”字样,强调军种根植于人民军队的本质;而下半部则通过色彩区分军种特色。
陆军军旗下半部是鲜明的草绿色,象征广袤国土。 设计寓意陆军为守卫大地安全而战,展现“陆地猛虎”的所向披靡。
海军军旗下半部则铺满蓝白相间的横条纹,犹如翻滚的海浪。 这抹海浪蓝承载着海军“乘风破浪,勇守海疆”的使命,也呼应其1949年4月23日诞生于江苏白马庙的历史。
空军军旗以天蓝色铺满下半旗面,像无垠晴空。 蓝色寓意守护领空,呼应空军“展翅翱翔”的战斗姿态。 这支军种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旗帜中的蓝天正是其主场。
23年后的2015年12月31日,又一支部队加入军旗序列——火箭军。 它的前身是1966年组建的第二炮兵,曾长期作为陆军兵种存在。 独立成军后,其军旗下半部选用金黄色,象征导弹发射时喷薄的烈焰。 网友称它“东风快递,使命必达”,金黄火焰恰是战略威慑力量的视觉表达。
武警部队也在2018年1月10日迎来历史性时刻。 习近平主席亲自向武警部队授旗。 这面旗帜同样延续上半部八一军旗样式,下半部则镶嵌三道深橄榄绿条。这三道绿绝非随意:它们代表武警的核心任务——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海上维权执法、防卫作战。
军旗体系的拓展还未停止。 2025年8月1日建军节当天,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四支新质力量正式加入军旗体系。 尽管具体设计细节尚未完全公开,但四支部队旗帜的启用,标志着解放军在太空、网络、信息、后勤等现代战场的布局完善。
若回溯军旗的源头,远比1949年更早。 1927年秋收起义时,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打出首面军旗:红旗中央绣白色五角星,星内嵌黑色镰刀斧头,旗边标注部队番号。 这面旗帜虽简陋,却首次宣告了党独立领导武装的决心。
红军时期还尝试过“兵种旗”。 1931年规定以旗须颜色区分兵种:红色代表步兵,黄色是骑兵,黑色指炮兵,白色为工兵,蓝色属辎重兵,绿色归医护兵。 可惜当时物资匮乏,这套复杂设计未能落地。
抗日战争期间,为联合抗日大局,八路军和新四军暂用国民革命军旗帜。 直到解放战争爆发,解放军恢复红旗为军旗,但各部队旗帜制式仍不统一。 1948年2月,周恩来主持军旗设计方案征集,最终从500多份稿件中选定“红底金星八一旗”,并于1949年6月正式列装。
一面面军旗的诞生,记录着军队的转型与壮大。 从单一陆军到五军种并立,再到涵盖新域新质的完整体系,旗面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中国军队迈向现代化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