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军方高层拍桌!以总参谋长逼宫:立即接受人质协议,停止加沙行动

发布日期:2025-10-08 14:41 点击次数:85 你的位置:爱电竞 > 爱电竞介绍 >

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埃亚勒·扎米尔中将在最近一轮内阁会议上拍案而起,强烈要求政府立即推动人质释放协议,而不是继续加剧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这场会议的火药味儿浓得化不开,扎米尔直指政府在谈判上的怠慢,强调军方已经按命令完成了动员预备役和地面作战准备,却在人质问题上裹足不前。

回想2023年10月7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哈马斯袭击,它不仅仅是场局部冲突,更是中东乱局的一个导火索。

那天,哈马斯发动大规模突袭,劫持了251名人质,引发了以色列的全面反击。

时至今日,被扣押的人数已降至47人,但据信只有约20人还活着,这数字背后的悲剧性让人心沉。

国际社会也介入调停,涉及多个方,包括美国、卡塔尔和埃及的斡旋,但谈判屡屡卡壳。

扎米尔在中阁会上没少发飙,他质问为什么以色列的谈判团队没更积极地出击,比如摩萨德局长大卫·巴尼亚为什么还窝在国内没到处跑腿推动协议。

军方立场很明确:优先救人比打仗更要紧,他们已经为地面行动调动了数万预备役士兵,耗费了大量资源,但如果协议能谈拢,何必让更多人流血?

而政府这边呢,战略事务部长罗恩·德默尔跳出来反击,搬出扎米尔之前在伊朗核设施事件上的判断失误——今年6月,以色列对伊朗核打击时,扎米尔预估美国不会出手,结果美方不仅参与了,还帮着推动了停火。

德默尔讽刺道:“你说美国不会帮我们,结果他们不仅帮了,还带来了协议。现在这桌上的人质协议,就是因为我们没听你的。”这番话戳中了扎米尔的痛处,他高声回怼:“那就接受它!”整个会议像场拳击赛,军方担心军事行动会造成数十名士兵丧生,还可能让以色列在国际上更孤立;政府则强调必须执行既定战略,不容军方越俎代庖。

总理内塔尼亚胡也插嘴了,手里拿着媒体报道,质疑是谁泄露了内部分歧,他重申:“我们是国家,不是军队说了算。”国家安全部长伊塔玛·本·格维尔甚至要求扎米尔解释这些泄密,扎米尔矢口否认,会议氛围越发剑拔弩张。

这起事件不是孤立的,要从更广的背景看。

回溯到2014年和2021年的加沙冲突,那时人质问题就反复出现过,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安理会第2334号决议,呼吁停止敌对行动和释放被扣人员,但每次谈判都像拉锯战。

哈马斯一方坚持要以色列撤军和解除封锁,而以色列要求无条件释放人质,双方的利益诉求天差地别。

国际调停方如卡塔尔和埃及,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基于《奥斯陆协议》的框架,推动停火谈判,但成效有限。

今年以来,谈判已进行了多轮,最近一轮在2024年初中断,主要因为以色列坚持军事压力,哈马斯则要求长期停火。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也介入,批评以色列的行动可能违反《日内瓦公约》,强调保护平民和人道主义援助的国际规则。

这次扎米尔的“逼宫”式呼吁,其实反映了以色列内部对政策的深层分歧:军方更注重实际风险,政府则受政治压力影响,不愿在选举年让步。

这种分歧的影响链条可不小。

国内层面,民意调查显示,超过60%的以色列民众支持通过协议救人质并结束战争,人质家属公开抗议加沙军事计划,喊着“救人先于报复”,这让政府面临更大压力。

区域上,中东局势本就如火药桶,以色列若继续军事行动,可能激化与伊朗等国的矛盾,哈马斯背后有伊朗支持,冲突升级可能让黎巴嫩真主党等组织介入,扩大到整个地区。

全球来看,国际舆论已对以色列施压,美国和欧盟多次呼吁遵守国际法,如果协议破裂,可能会导致更多制裁或孤立。

想想2023年10月7日事件后,全球能源市场就波动了,油价一度涨了5%,如果战争拖长,粮食和人道危机会更严重,我真替那些无辜平民担心,他们的日子本就苦,战火一烧,啥都搅得稀碎。

总之,这场内部“宫斗”暴露了以色列在人质和战争间的两难,扎米尔的主张有理有据,却撞上政治现实的墙,谈判僵局让人直叹气。

但看到军方敢说真话、民意在呼吁和平,我还是觉得对话总比打打杀杀强。

你们是不是也好奇,未来协议能谈成吗?

以当前势头,或许哈马斯让步释放人质,换以色列短期停火,但要真和平,还得看各方利益怎么平衡。

来唠唠你们的看法,这事儿太复杂了,谁知道下一步怎么走呢?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