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项目,真是经历了不少波折
你瞧,7月12日咱们中国又一大跨国工程顺利完工了
不过,要说这个项目的历史,那可真是“波折不断
早在2018年,这个对中马两国都意义非凡的铁路项目,竟然马来西亚政府硬生生给叫停了,还试图把“瓢”让给日本企业
你想,明明是合作的好事儿,结果一变再变,还不给赔违约金,完全像耍大牌似的
现在看着这条铁路终于修成了,心里到底是喜还是怪
难道那马来西亚人,这阵子后悔了没有
▶ 东海岸铁路:个“豪”工程的起点与变故
你知道不
这个东海岸铁路其实是个“重头戏”,是中马之间一块极为重要的合作棋子
这个铁路全长有688公里,要连接马来西亚东海岸的吉兰丹、彭亨和登嘉楼那些“偏远”地方
刚开始,咱们中国可是拿出了真金白银,投资大约850亿人民币,贷款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撑腰,给了85%的资金支持
马来西亚自己只掏了点“零头”
你说这项目多有“看头”
一旦建成,不只是把吉隆坡到吉兰丹的时间缩短了几小时,最主要的是能带动那一带的经济,格外是那些交通不便利的偏远地区
马来西亚那时候一拍即合,干脆就开工了
2017年8月,工程正式启动,咱们中国交建承包了这个活,计划用中国的建设标准,设计的时速能达到160公里的客运列车
你想想,未来那边基础设施会变得多好,工人们也能多点“活儿”干
那时候,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还信誓旦旦说,这个铁路能带来8万个新岗位
GDP能多出1.5个百分点
但谁曾想,事情才刚开局一年
▶ 风云突变:政治变动引发的“闹剧”
你知道不
2018年5月,马来西亚的政局突然“变天”了,马哈蒂尔那老头子又回来了
说实话,谁都没想到,原本大家都觉得合作关系稳得很
没想到马来西亚一下子就“翻脸”了
马哈蒂尔上台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指责前任政府签的合同不透明,钱花得太“贼贵”
于是就直接宣布暂停了东海岸铁路的建设
你说这动作,真是“犀利得很”
更气人的是,项目一停,2200多名工人都得“打包走人”
一夜之间工地变成了空旷地
合同还规定,要是单这方面终止,马来西亚得赔361亿林吉特
折合人民币差不多600多亿
可是,马来西亚政府一看,嘴硬得很,说合同不合理,钱又不想出
“耍大牌”的外交手段:日本或成“备胎”
这个时候,马来西亚还想“转手”找日本帮忙
企图用日本的技术来“填补”中国退出的空白
2018年6月,马哈蒂尔“跑”到日本,嘴里不停地说希望借鉴日本新干线技术
还说日本可以帮忙建得更“快、更好”
但你想,面对马来西亚这个“突然变脸”的“赖皮”行为,日方心里也是“打鼓”
怕自己一不小心也会“摊上事”
日方就没敢轻易答应,毕竟一边是中国,一边是自己“老朋友”
这不,日本还在暗暗观察,怕自己跟中国“冲突”
▶ 中国的“硬气”反应:追讨违约金,重启谈判
没过多久
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
2019年,马来西亚经济压力大了,违约金又逼得紧,咱们中国也不傻
双方折腾了八九个月,终于“谈拢”了个方案:把这条铁路缩短点,减少一些“高成本”的工程,投资也从原来的655亿林吉特降到440亿
新方案里,咱们中国和马来西亚各持一半股份
贷款这方面,马方还争取到宽松政策,贷款周期延长到30年,前七年只还利息
这样一来,项目顺利“重新启动”了
虽然这样,施工中还是遇到不少“麻烦”
比如,遇到大量沼泽地基,施工队不得不用“奇招”——把部分路段改成桥梁,减少沉降状况
而且,全球供应链“波动”也给材料带来了点“麻烦”,但咱们工程队挺厉害,想出办法,建立了“备用供应商”名单
▶ “大步向前”:项目的“亮点”与未来
经过几年的“拼搏”,东海岸铁路的进度就像“火箭”一样快:2023年,龙运隧道提前118天贯通
创造了马来西亚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纪录”,北加河大桥也顺利合龙,误差只有1.3毫米
你说这“技术实力”,真是“牛得不行”
预计到2024年,铺轨工程就会全面启动,2025年主体工程就能完工
东海岸铁路也算“正式”投入运营了
说到底,回头看看整个过程,马来西亚政治的“暗流涌动”对项目影响很大,但咱们中国在这个事上表现得挺“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合作”的价值
也给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你要说这事儿,最得意的还是“尊重合同”这条底线,否则不光自己丢脸
还会影响国家在国际上的“信誉”
这阵子会不会后悔当初的“赌气”行为
咱们心里其实都清楚,真拿“面子”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