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传言俄罗斯采购歼35,苏75项目要凉?给中国3个月,航母都能

发布日期:2025-08-06 02:27 点击次数:143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俄罗斯军工圈最近可热闹了,前脚刚传出要买中国歼-35的消息,后脚自家苏-75项目就蔫得像霜打的茄子。更绝的是那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修了八年愣是修出个"修不好就别修了"的结局,这剧情比狗血剧还精彩。

前太平洋舰队司令谢尔盖·阿瓦坎茨最近在《消息报》上放了个大炮仗:"咱家那艘老古董航母该进博物馆了!"老爷子说话直来直去,说就算翻新改造也是白搭钱,不如直接报废。这话可捅了马蜂窝,要知道这艘航母可是俄罗斯海军的门面担当。报道里顺嘴提了句"要不看看中国的歼-35",结果被国内媒体传得有鼻子有眼,搞得跟俄罗斯已经派人来谈合同似的。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儿悬得很。俄罗斯军工那帮大佬向来鼻孔朝天,让他们买中国装备?那不等于让老虎改吃素嘛!歼-35确实是个香饽饽,探测距离400公里起步,能挂最新款导弹,咱们的山东舰辽宁舰都用上了。可俄罗斯人拉不下这个脸啊,更别说还有技术转让和制裁这些拦路虎。

说到苏-75这个项目,那真是命途多舛。2021年莫斯科航展上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低成本五代机,专为出口量身定制。结果三年过去了,连个正经原型机都没见着。印度越南这些潜在买家早就脚底抹油溜了,剩下俄罗斯技术集团自个儿在硬撑。要怪就怪俄乌冲突和西方制裁,把供应链卡得死死的。那个号称黑科技的"产品30"发动机,现在连影子都没见着。

美媒早就给这项目判了死刑,说存活几率不到10%。俄罗斯空天军现在主要靠苏-35和苏-57撑场面,苏-75这个"经济适用型"战机眼看就要黄。要我说啊,这就像开饭馆的非要搞什么"平民米其林",结果高端客户看不上,老百姓又嫌贵,最后落个里外不是人。

最让人唏嘘的还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遭遇。这艘老船服役40年,堪称俄罗斯海军的"病秧子"。2016年进厂大修,结果2018年船坞沉了,2020年又着火了,维修费蹭蹭往上涨。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的老总最近直接摊牌:"修这玩意儿比造新的还贵!"要我说啊,这就像给八十岁的老爷车换发动机,修好了也跑不过现在的电动车。

反观咱们中国的造船业,那叫一个生龙活虎。大连和江南的船厂工人干活利索得很,三个月就能把库兹涅佐夫号拾掇得焕然一新。这话可不是吹牛,咱们修6万吨的航母就跟老师傅修自行车似的,手到擒来。俄罗斯现在要技术没技术,要工人没工人,看着自家航母一天天烂在船坞里,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这些事儿串起来看,俄罗斯军工的窘境就明明白白了。航空工业青黄不接,海军装备捉襟见肘。联合国五常里就数俄罗斯的舰载机最寒碜,连英国法国都比不上。现在想买歼-35救急吧,面子上过不去;继续搞苏-75吧,口袋里又没钱。这处境,跟过年想买新衣服又舍不得花钱的老爷们儿一模一样。

伊朗和埃及最近的动向更让俄罗斯闹心。伊朗把苏-35的订单推迟了,埃及直接考虑取消合同。这些传统客户一个个都在打退堂鼓,苏-75想打开国际市场更是难上加难。要我说啊,俄罗斯军工现在就像个过气的明星,粉丝都跑光了,还端着架子不肯降价。

看看咱们的歼-35,0011和0012号机都已经在航母上溜达了。俄罗斯的苏-75还在图纸上打转呢,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不过话说回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底子还在。要是能放下身段,踏踏实实解决技术问题,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但眼下这形势,怕是难喽!

库兹涅佐夫号的命运,某种程度上就是俄罗斯海军的缩影。从冷战时期的叱咤风云,到现在的勉强度日,这顶"五常最弱"的帽子一时半会儿是摘不掉了。要新建航母?以俄罗斯现在的经济状况,造个轻型航母都够呛。至于舰载机,要么继续用老旧的米格-29K凑合,要么就真得拉下脸来考虑外购。

军工产业这玩意儿,光有情怀可不行。俄罗斯现在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真金白银和产业工人。制裁就像紧箍咒,越勒越紧。要突破重围,要么等国际形势变化,要么就来个壮士断腕的改革。不过以俄罗斯人的性子,估计宁愿慢慢熬着,也不会轻易低头。这出戏接下来怎么唱,咱们就搬好小板凳等着看吧。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